概述
明清兩代在故宮陳設銅獅子,不僅顯耀宮廷的豪華,而且用以顯示封建君主的“尊貴”和“威嚴”。這些銅獅分散在六處,每處都是一對。在中路,“前朝”的正門—太和門和“內廷”的正門、乾清門前各一對;在西六宮,皇帝日常辦公和居住的養心殿大門—養心門前有一對、后妃居住的長春宮前有一對;在外東路,乾隆皇帝做“太上皇”住處的正門—寧壽門和養性門前各有一對。
這六對銅獅造型生動,形態逼真,栩栩如生,它們都是蹲踞在銅座或石座上,其中五對是鎏金的。鎏金就是銅器的表面涂上金和水銀的合金,經烘烤后,水銀蒸發,金就附著在器物的表面。鎏金銅獅在陽光照耀下,更加絢麗,光彩奪目。銅獅都作張口露齒狀,似乎正在咆哮怒吼;頸上有髦,頸下系鈴和纓絡;肢爪強勁有力,顯示性格兇猛。每對獅子,在右邊的,是雌獅,正伸出左腿戲逗小獅子。小獅子作仰臥狀,口含大獅爪,充分體現母愛的溫暖;在左邊的,是雄獅,伸出右腿,正在玩耍繡球,使人聯想到我國傳說的獅子舞蹈動作,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。
故宮獅是皇家守衛門戶確?;蕦m安寧的瑞獸,因為獅子是獸中之王,它體態壯碩雄健、威錳無比、氣勢非常。統治者認為獅子不但可以避邪,還可帶來祥瑞之氣。
注:乾清門前銅獅子,兩只耳朵為什么是耷拉著?清朝皇家禁止臣子進入后宮,更嚴禁后宮干預朝政,嚴禁女人走到朝前去。這兩座銅獅子的耳朵耷拉著,就是要警示后宮嬪妃和佳麗們,對于前朝的政事,要少聽、少議論。
造型
故宮獅為雌雄一對。獅頭飾鬃髦,頸懸響鈴,肌肉發達,氣勢雄偉。雌獅前左腳下有一幼獅仰臥作嬉戲狀,雄獅前右腳撫踩一繡球。底座有繁縟精致的卷葉紋。故宮銅獅已成為所有傳統獅子造型中的典范。
作用
故宮獅不但可以避邪,還可帶來祥瑞之氣 ,能解除多種形煞,亦加強官威或屋主之陽氣。爪子戲弄繡球的為雄獅,象征權威,爪子戲弄小獅的為雌獅,象征代代相傳。
擺放
擺放獅子宜一雌一雄搭配成雙為宜,一定要分清雌雄,左右不可弄混,當我們擺放時獅子風清楚便不會擺錯。假如其中一只破損,應立刻更換一對全新的獅子,不能置之不理。因為我們都知道獅子很兇猛,所以在風水布局它用來阻止邪魔鬼怪入屋,因此獅頭最好朝向屋外。如果是擺在窗口,獅頭也一定要向著窗外擺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