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岳飛雖出身行伍,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教育,勤奮好學,文武雙全,侍母至孝,精忠報國,是我國至孝、至誠,文武全才的典范。岳飛雕塑因此廣泛應用于學校校園、城市廣場、公園景區等地方。
岳飛,南宋時期抗金名將、軍事家、戰略家、民族英雄 、書法家、詩人,位列南宋“中興四將”之首。岳飛是南宋杰出的統帥,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,締結了“聯結河朔”之謀,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,以收復失地;治軍賞罰分明,紀律嚴整,又能體恤部屬,以身作則,率領的“岳家軍”號稱“凍死不拆屋,餓死不打擄”。
岳飛的業績不可磨滅。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,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,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,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,并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,聯合抗金軍民一道,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,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,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,并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。
岳飛的文才同樣卓越,其代表詞作《滿江紅·寫懷》 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,后人輯有文集傳世。岳飛詩文有律詩《題翠巖寺》《寄浮圖慧?!?,詞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鳴》,題記《五岳祠盟記》《廣德軍金沙寺壁題記》《東松寺題記》《永州祁陽縣大營驛題記》。宋·趙與時《賓退錄》還收有岳飛絕句《題青泥市寺壁》?!稘M江紅·怒發沖冠》一詞在南宋晚期的《藏一話腴》、《鶴林玉露》中都有記載,此詞從明代開始被廣泛傳誦。此外流傳下來的岳飛詩詞還有《滿江紅·登黃鶴樓有感》《池州翠微亭》《過張溪贈張完》《題雩都華嚴寺》《寶刀歌書贈吳將軍南行》《題驟馬岡》《題鄱陽龍居寺》等。
岳飛雖出身行伍,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教育,勤奮好學,文武雙全。書法以行、草為主,暢快淋漓,龍騰虎躍,氣韻生動,章法嚴謹,意態精密,纖濃符中,剛勁不柔,自有一種淳正之氣,頗含文臣氣質。傳世書跡有《書謝朓詩》《前后出師表》《吊古戰場文》等。
典故軼事
岳母刺字:岳飛背上刺字的記載始見于元人所修的《宋史》本傳:“初命何鑄鞠之,飛裂裳,以背示鑄,有‘盡忠報國’四大字,深入膚理。 ”有一種說法是,因為“刺字為兵”的制度仍在執行,所以岳飛從軍時在背部刺上“盡忠報國”四字明志。
生活簡樸:全家均穿粗布衣衫,茅屋軍帳,與士卒同甘共苦。岳飛不僅樂善好施,而且還經?;綖楣?,用自己的私家財產去補助軍用。戰時,南宋對軍隊犒賞極厚,岳飛從來不取一文,全數分給將士。
律己寬人:除了自己儉樸淡泊,刻苦勵志外,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。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后,必須下地勞作。除非節日,不得飲酒。虔城百姓暴亂時曾驚擾孟太后車駕,被岳飛平定后,高宗密旨屠城,岳飛冒險屢次求情,保全了一城老小。
事母至孝: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。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后,侍奉唯恐不周,每晚處理好軍務,便到母親處問安。當母親生病時,岳飛親嘗湯藥,跪送榻前,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,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。凡遇率軍出征,必先囑咐妻子李娃,好好侍奉母親。
勇冠三軍:岳飛可以“挽弓三百斤,弩八石,能左右射”。
儒將風范: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,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。除此之外,他愛好讀書,書法頗佳,時人稱“室有鄴架”“字尚蘇體” 。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,“往來皆高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