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涼亭,中國古建中的標準配置之一,建筑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子,因為造型輕巧,選材不拘,布設靈活而被廣泛應用在園林建筑之中。傳統涼亭一般由木結構制作而成,后世逐漸演變出水泥涼亭、石雕涼亭等多種類型。
以石材建造的涼亭,在我國也相當普遍。早期的石涼亭大多模仿木結構的做法,斗拱、月梁、明、雀替、角梁等等,皆以石材雕琢而成。明清以后,石雕涼亭逐漸擺脫了仿木結構的形式,石材的特性突出了,構造方法也相應地簡化,造型質樸、厚重,出檐平短,細部簡單。有些石亭,甚至簡單到只用四根石柱頂起一個石質的涼亭蓋。這種石塊砌筑的涼亭,簡潔古樸,表現了一種堅實、粗獷的風貌。然而,有些石涼亭,為了追求錯彩鏤金、精細華麗的效果,仍然以石仿木雕刻斗拱、掛落,屋頂用石板做成歇山、方攢尖和六角攢尖等等。南方的一些石涼亭還做成重檐,甚至達到四層重檐,鏤刻精致,富有江南輕巧而不重的特點。
優缺點
相較于木亭、磚亭、茅亭、竹亭、銅亭等來說,石雕涼亭不怕風吹日曬,也不怕雨淋,使用壽命更長。目前中國現存最早期的一些亭子都是石建涼亭。
缺點:北方冬季的石雕涼亭真的很“涼”,甚至結冰,使用上可能受影響。
分類
按材質分:主要有大理石涼亭(以漢白玉和晚霞紅為最)、花崗巖涼亭和青石涼亭多種。
按造型分:圓形涼亭、棱形涼亭。
按風格分:中式涼亭、歐式涼亭。
按柱(角)分:四柱(角)涼亭、六柱(角)涼亭、八柱(角)涼亭。
按樓層分:單層涼亭、雙層涼亭及多層涼亭。
按應用場所分:公園涼亭、廣場涼亭、庭院涼亭、校園涼亭等等。
用途與應用
供人們乘涼、 休息 ,美化環境, 通常用于大型工程 。如小區規劃, 景觀假設等。
石亭的適用場所有:公園、度假村、廣場、風景區、高爾夫球場、 小區、休閑場所、個人及公司休閑房屋、 城市公共休閑娛樂場所等地方。
施工工藝
- 基礎開挖時,機械開挖應預留10-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。
- 當挖掘過深時,不能用土回填。
- 當挖土達到設計標高后,可用打夯機進行素土夯實,達到設計要求的素土夯實密實度。
-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離所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過2m。
- 混凝土的澆筑應分層連續進行,一般分層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.25倍,最大不超過50cm。
- 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快插慢拔,插點應均勻排列,逐點移動,順序進行,不得遺漏,做到振搗密實。
- 混凝土振搗密實后,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。
- 采用人工和機械結合施工,自卸汽車運50厚碎石,再用人工回填平整。
- 在鋪筑碎石前,應將周邊的浮土、雜物全部清除,并灑水濕潤。
- 攤鋪碎石時無明顯離析現象,或采用細集料作嵌縫處理。經過平整和整修后,人工壓實,達到要求的密實度。